3月27日,DoM 2019&2020级《博士论文工作坊》在电子科技大学经管楼进行,部分往届学员通过飞书直播的方式在线重温了此次课程。本次《博士论文工作坊》课程由ISCTE中国项目部主任Virginia Trigo教授和DoM中方项目主任肖文教授共同授课,是疫情后首次有外方教授参与的线下课程。
作为课程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博士论文工作坊》旨在通过对博士论文研究和写作进度的讲解,帮助学员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博士培养过程、学术要求和论文规范,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学术素养、树立起学术诚信、建立起学术敬畏。同时也邀请了三位项目已毕业博士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帮助大家避免研究和写作误区。
课程以2012级张源博士的论文撰写经验分享开篇。远在秘鲁万里之遥的张源博士用飞书直播的方式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博士论文撰写历程,就最初“高大上”的选题在导师的帮助下如何进行收缩与聚焦、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料收集与甄别、撰写过程中该如何注意论文格式规范、以开放的心态与中外双方导师保持密切沟通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希望自己论文撰写过程中走过的路及犯过的错,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警示与启发,同时建议大家为论文答辩做好充分的准备,预先准备精减版的论文材料,预设答辩委问题并进行详细解答……。张源博士的分享干货满满,在座及线上的学员纷纷就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他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Virginia Trigo教授与肖文教授就论文“痛点”与论文进度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着重介绍了论文各个阶段的要点与侧重点。针对第一阶段论文研究选题及开题,两位教授再三着墨了论文“痛点”的重要性:“痛点”是整篇论文的灵魂所在,是论文价值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文的框架及研究方法,聚焦选题,找准痛点,论文研究工作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两位教授强调:博士论文撰写非一日之功,需做好持续阅读、学习的准备,每个论文撰写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每位学员要根据论文进度管理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Virginia Trigo教授从外方指导老师的角度,从增加邮件个体辨识度等细节方面,跟学员们分享与外方导师保持密切沟通的过程中需注意之处;肖文教授从自身博士研究经验出发,用诙谐风趣、幽默生动的语言,另类“调侃”博士论文研究历程,提醒学员们要以足够严谨、足够认真的态度对待博士论文研究,同时不妨以修行来看待研究历程,并指出“研究不是爱好,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来说明这个历程中阅读、研究的常态化。肖文教授的另类“调侃”激起了学员们的热烈掌声,引起了直播间的阵阵笑声。
2009级覃朗博士以“十年”为主题,通过飞书直播与线上线下的学员分享了读博历程。作为DoM项目首批毕业学员、且是首位英语答辩的博士,覃朗博士对这个历程有着深刻的感悟与体验。她首先与大家分享了选择这个项目的初衷;针对博士论文研究过程,她用“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字斟句酌、不厌其烦“十六字来概括论文选题及打磨论文字句的过往;提到以敬畏之心来对待博士论文,覃朗博士非常接地气地以”早死早超生“来形容当年自己憋一口气,丝毫不敢懈怠地伏案挥笔的状态,并以“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三语贴切地解释了“敬”之一字。谈到读博士历程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已毕业近十年的覃朗博士说道,“读博历程、更重要的是博士论文撰写的过程,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思维习惯,更打麿了我对这个世界的严谨目光“。
2012级陈剑雄博士携带着他博士答辩时的PPT到达教室,与众位学弟学妹们分享交流。他以自身为例,讲述论文撰写过程中需“把握时间进度,按论文工作量分配时间“;重点介绍了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分享了自已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因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就医,要求医生在左手输液,以免影响论文书写“的感人小事;提醒大家”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记得自己研究的问题“……。最后,针对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同一事件不同甚至对立观点时如何选择”、“文献最低阅读量”等问题,陈剑雄博士与大家各抒已见,交流探讨。
最后,肖文教授感谢了三位已毕业博士的精彩分享,针对分享过程中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解答,同时,对已提交论文终稿但还未正式答辩的学员在直播线上提出的问题,Virginia Trigo教授与肖文教授进行了一一解答。
各位学员都表示:《博士论文工作坊》这门课程对博士论文撰写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构建了大家对博士论文撰写的信心;三位师兄师姐现身说法,给大家以警醒,避免论文写作过程进入误区。
(DoM项目 高小丽)